深耕教坛二十载,匠心筑梦育英才——师德先进个人事迹【十五】:王丽萍老师

上传单位:信丰县志和中学发布日期: 2025-04-23 阅读:56字号:[   ] 分享

在志和中学的物理课堂上,总能看到一位目光温暖、讲解深入浅出的教师身影。她手持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公式,转身又用动画演示物理原理,带领学生在抽象的知识海洋中探寻规律。她是深耕教育一线二十年的物理教师王丽萍,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她便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将青春与热忱融入三尺讲台,用智慧与爱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作为物理学科的“深耕者”,王丽萍始终相信“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为了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她二十年如一日钻研教学艺术:将生活中的电磁现象、力学原理制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结合小组实验开展“问题导向学习”,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甚至把物理实验搬到操场,让自由落体、惯性原理在真实场景中“看得见、摸得着”。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常说:“王老师的课像‘魔法秀’,难懂的公式都变成了有趣的故事。”

“教育是一场向光而行的遇见。”王丽萍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她的办公桌上常备着一本“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困惑和情绪变化。曾有学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她连续三个月利用午休时间陪伴谈心,用物理中“能量守恒定律”比喻人生起伏,鼓励学生“低谷时积蓄的力量,终将转化为向上的动能”;还有内向的学生在她的课堂上第一次主动发言,毕业后在留言中写道:“您的一句‘慢慢来,老师陪你找规律’,让我不再害怕犯错。”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作为备课组组长,王丽萍始终将团队成长视为己任。她牵头建立“物理教学资源共享库”,带领组内教师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组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探索个性化教学风格;针对青年教师,她开设“一对一导师制”,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管理倾囊相授。青年教师小张回忆:“第一次上公开课前,王老师逐字逐句帮我打磨教案,深夜还发来实验演示的改进建议,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在她的带动下,物理组多位教师在教学比赛中获奖。


“看到年轻老师在讲台上发光,比自己拿奖更高兴。”王丽萍说。她相信,教育的传承不仅是知识的接力,更是育人初心的传递。

二十载春秋流转,不变的是对教育的赤子之心。王丽萍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它是课堂上的精益求精,是育人时的温暖守护,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