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究竟是如何影响孩子一生的?

上传单位:管理员发布日期: 2022-03-18 阅读:2154字号:[   ]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316172828.png

一、帮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能力,促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良好思维习惯的孩子能更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没有想象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就会陷入僵化的境地。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人类的幸福有一半以上来自想象力,不会想象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幸福。“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

    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想象力得不到发展,那么他非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而且也难以成为出色的建筑师、科学家。尽管有人认为后者用不着想象,但事实是:想象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大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好奇心,有学习研究的热情,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智力。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带有创新意识的“力作”,而这些“力作”,往往不被老师、家长看好,常常是简单的一句“没道理”,就把孩子绝妙的想象力否定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依葫芦画瓢,只会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相反,放开固有的模式,孩子们就能够创造出多彩的世界。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好模仿,常做出些让大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幻想是孩子创造性的萌芽。家长如果简单粗暴地阻止孩子,无疑会伤害到他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做到既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处理好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呢?

    1、对孩子不要限制规定太多,要给孩子留下一点发挥的空间。

    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为他们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对于孩子,父母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像不像”与“合理与否”,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去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想象中得到创造的快乐。如果条条框框太多,孩子就只能墨守陈规,呆气死板,不会有创新和想象。

    2、重视和支持孩子的游戏。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富于幻想的游戏。玩游戏的时候,就是孩子想象最活跃的时候,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而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因此,孩子游戏玩得越好,想象力的发展也越好。

    3、讲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孩子在听故事时,想象力特别活跃。

    家长给孩子讲一些能引发幻想的优秀童话和故事,并鼓励孩子增添人物和情节,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另外,如过家家等游戏,也是非常好的活动。

    4、培养孩子绘画、音乐方面的素质。

    绘画或听音乐、弹奏乐器是孩子眼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心智机能同时参加的智力活动,它可激发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比如在绘画中,他们把自然界的星空浮云、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想象成和人一样富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他们的想象是丰富、奇特而大胆的。

    5、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孩子常把一根小棒当作调羹喂娃娃,常梦想自己在月亮上荡秋千,常在树上画满雪糕……她们的想象充满了幻想,丰富而大胆。所以,无论孩子的想象有多离奇,成人一定要保护孩子想象的欲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如,你看这圆形像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6、家长要对孩子的想象从内容到方式作合理、科学的引导。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幻想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巨大区别。一旦发现孩子的想象过于荒诞不经,应帮助分析其不合理性,从而引导孩子步入一个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要制止孩子借想象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想入非非等等。

    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包含着他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丰富的想象,这样的想象是最弥足珍贵的。家长要用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越勤,收获也越丰盛。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却忽视了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开发智力的方法:让孩子独立思考。要知道,孩子不能独立思考,就没有独立性。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如今,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家长们往往听到孩子这样的声音:“老师,我妈妈说……”“妈妈,我们老师讲……”其实这些声音无不折射出当今孩子独立意识的淡薄,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去思考应该怎么做,仿佛回到了“只要是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的年代。这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依赖?究其原因不言而喻:正是我们过度的包办、过度的操心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思考应该是父母的责任。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呢?在机械的记忆和死板的活动中,孩子是不能学会思考的,只有在思考中玩耍,在思考中学习,他才能学会思考。

    1、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环境和氛围,对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也是基本的前提。有句话说:“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子女。”因此,在父母努力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时,要给孩子一个平和温馨的环境,要让孩子有单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聪明的父母,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个挚友般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从来不嘲笑他……

    2、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比如,孩子在玩电动汽车的时候,车突然不动了,这时正是让宝宝思考的好机会。你可以这么问:“汽车怎么不动了呢?宝宝自己想想是什么原因呀。”

    对于已上学的孩子,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热心、太性急,而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直接地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如果家长能让孩子经常在问号中思考,则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家长的启发,就能在思考中学会思考,自小养成爱思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鼓励孩子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正确回答。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4、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孩子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孩子在独立的基础上其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

    5、要肯定赞赏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你要多鼓励和肯定孩子。比如“你是个有能力的孩子,妈妈知道你会有办法的”。这时,孩子对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有一种成就感,感到自己很有价值,孩子的自信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没有难教育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的父母。好父母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而来的。

    6、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孩子为了看个究竟,拆卸了玩具和物品,大人不要生气、谴责。孩子出于好奇拆弄玩坏了玩具、钟表,家长不应予以惩罚和打骂,而应该引导孩子弄清楚这些器具的机械原理,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样,孩子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学到了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其实是家长对子女的一种特别的关怀、一种成长的播种。给予孩子思考,才会让我们日后看到有创新、有个性的人才。因此,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就让孩子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果断地做……



三、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如果孩子拥有出众的观察能力,就非同一般了,一定能有所作为。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用它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没有把观察力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最大的弊病就是抑制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

    观察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通过细致的观察,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以及另外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比如,艺术家有一双艺术家特有的眼睛,人们认为是白色的墙壁,画家的眼里却认为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如果孩子拥有了出众的观察能力,就非同一般了,一定能有所作为。有的孩子写作文“我的妈妈”,他不仅注意到了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这些现象,还能通过这些现象,发掘出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有的孩子观察大自然的景色,不仅注意到花草树木、气温云彩以及鸟类的活动、土壤的变化,还能从这些变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来临的预兆……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能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通过观察,孩子可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促进智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呢?

    1、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观察兴趣。

    要想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开始选择观察对象时,最好是色彩鲜艳或活动的物体,孩子观察起来有兴趣,注意力比较集中,获得的印象深,观察的效果就比较好。另外,家长应该保护孩子观察的兴趣。大人在洗衣、做饭的时候,孩子会感兴趣地在一旁观看,问这问那。这时,家长千万不能不耐烦,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有关的知识。时间长了,孩子的眼睛就会变得敏锐起来,不仅能提高观察能力,同时也会使孩子心灵手巧,越来越聪明。

    2、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

    生活中处处都有观察的对象。在家里,可以找些色彩鲜艳的东西,教孩子区别、辨别各种颜色;在街上,可以教孩子区别各种类型和品牌的车辆;在公园,可以指导孩子观察花草树木和各种有趣的动物;在商场,可以让孩子观察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帮孩子识别一些简单商品的形状、特点等。如果有条件,最好带孩子到农村看看田野里的自然景观,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让孩子开阔了眼界。

    3、明确观察目的。

    孩子对观察的任务的了解会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4、扩展孩子的见识。

    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孤陋寡闻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看到同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许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与孩子知识学习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可以说,观察力基于知识与经验,而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5、教孩子在实践中观察。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观察的兴趣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孩子通过养蚕,可以观察到蚕如何睡眠、脱皮,怎样吐丝、结茧、变蛹,又怎样从蚕蛹变成蚕蛾等过程。

    6、教孩子观察技巧。

    孩子在观察事物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造成观察事物不细、不全、不准。因此家长应指导孩子依合理的顺序去观察,即告诉孩子从哪几方面看,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比如要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由表及里等等。

    7、让孩子动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在观察中,只要条件允许并能保障安全,不仅要让孩子用眼看,还应鼓励他们用耳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让孩子把他观察的过程和结果讲述出来。并且让孩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会增强观察的效果,较快地提高观察能力并能发展孩子的智力。

    8、督促孩子写观察日记。

    在教孩子学会观察的同时,家长还应鼓励孩子记观察日记。每次观察都记下来,天长日久,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那么,什么时候孩子才算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了呢?良好的观察能力的特征是:目的性强,注意力集中,精确、敏锐、细致、全面、稳定,善于做出系统的口头说明。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的指导下做到了这些,那他可以称得上是个小小观察家了。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陪着孩子学习,不如教会孩子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孩子的考试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为孩子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就能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适应“知识扩张”的形势。孩子如果不善于学习,不仅缺少的知识得不到补充,而且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将落伍,长此下去必将被社会淘汰。白天谋生存,晚上图发展,这是孩子在21世纪生存的起码原则。

    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

成功者不一定有文凭,但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是成功人士的特质。

    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知识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应该转变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在学的过程中形成、发展、提高,又促进学习,并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在学校的学习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更新,为了孩子将来能“适者生存”,家长应该把眼光放远,着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让孩子自觉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30%的孩子到了学龄时仍然不会自觉地去学习,总是要家长不断地督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写作业边写边玩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那他才会努力去学习。作为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观察自然,孩子会把好奇心、探索欲转化为学习看书的动力。例如许多孩子都对恐龙感兴趣,因为好奇,那他们就喜欢看许多有关恐龙的书,恐龙的知识也能记得住。如果能把课本知识与自然中的活动结合起来,孩子就会在玩中学习了。

    2、让孩子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孩子只有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3、了解孩子的个性。

    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必须适度地尊重他。偶尔也不妨让他在失败中积累经验,锻炼他对挫折的耐受力。

    4、培养孩子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电子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孩子学习和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发生了变化,电脑和电视为孩子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所以,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运用这些电子工具的能力。当然,也要防止孩子迷上电视和电脑,特别是迷上游戏,因为那样既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又会对孩子的正常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5、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不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2)让孩子学会利用各种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等等。

    (3)帮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尽量让孩子独立地观察事物,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进行综合归纳,自由表述,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记忆能力、观察思考能力、灵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动口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6、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为孩子买参考书,请家教补习,不见得就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让他产生学习欲望,发挥本身具有的潜能。

    7、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超越一个比你优秀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他的优点,然后做得比他更好。如果看到一个优秀的人,你就应该挖掘他的优秀品质,然后移植到你自己身上。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多观察,多揣摩,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完善自己。这样孩子就能博采众长,茁壮成长。

    8、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们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基地,能否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高,做父母的也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模仿效法。不爱读书的父母,很难培育出爱读书的小孩。全家人都养成在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就会培养出孩子读书的兴趣,以及自动自发学习的精神。

    9、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五、每天都要自我反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阅历不足或者缺乏方法,难免会犯错误或者走弯路。犯错不要紧,只要及时反省,调整自己,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阅历不足或者缺乏方法,难免会犯错误或者走弯路。犯错不要紧,只要及时反省,调整自己,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反省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

    反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自我反省的能力是人们一种内在的人格智力,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孩子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尊自律,有计划地规划人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进取,渡过一次次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

    由于孩子尚未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的内在人格智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需要家长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要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家长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1、多加引导,不要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

    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不要一味地给予斥责,这样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家长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过失。

    2、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做错了事,许多家长常常替孩子去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从而丧失责任心,不利于培养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他以后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孩子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

    3、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

    当孩子犯错时,应让他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孩子做错事,家长可直接平静地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发起他的羞愧感和内疚感,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4、八个问题法。

    家长可以列出下面八个问题,让孩子贴在课桌上和床头处,让他每天反思。

    (1)我今天充分利用时间了吗?

    鼓励孩子每天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合理安排时间,明确任务,踏踏实实地把握每一分钟。

    (2)今天上课我积极动脑了吗?

    课堂是激发孩子大脑的最具活力的阵地,学习中最可怕的危险就是孩子坐在课桌后无所事事。

    (3)今天的作业,我独立完成了吗?

    做作业是学生的职责,要自己去完成,才能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今天,我帮父母做什么了吗?

    孩子在校衣食无忧地学习,父母们在外勤恳地劳作。所以,要让孩子时刻记得父母的辛劳,形成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5)今天,主动帮助同学了吗?

    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每天多问问自己:今天给同学送了个微笑吗?借给同学橡皮了吗?帮同学解答问题了吗?

    (6)今天,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

    今日事,今日毕,不懂的地方要今日解决,不能让问题过夜。否则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养成拖沓的坏毛病。

    (7)今天,做了无效劳动了吗?

    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上课分神、抄袭作业、旷课……这些都是对学习毫无益处的无效劳动。如果学生不时时提醒自己,就会“小问题铸成大错误”。

    (8)明天,我怎样去改变自己?

    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思考这些问题:“今天已经过去了,那么,今天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明天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只有多做思考,善于反省,那么每一个明天都将是美好充实的一天。


六、让孩子拥有一个梦想

    孩子只有有梦想和没有梦想的区别。

    孩子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他怀揣梦想,并且不断地刺激他实现心目中的梦想。在成功学的领域里一直有个说法:孩子没有聪明和笨的分别,只有有梦想和没有梦想的区别。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美好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为我们的未来种下了成功的种子。因为梦想就是希望,是与我们天性中的潜质最密切相关的。但是梦想又往往和现实有着比较遥远的距离,所以需要经营。经营梦想,就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看似遥远甚至有些荒唐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有位哲人说:“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也就是说,让孩子成功其实很简单:你让孩子先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经营自己的梦想,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放弃。

    不能把孩子的成才问题都押在智力上,每个孩子在先天因素方面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差别,但是相差不大。人的成功主要靠后天培养。而要培养一个优秀成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激发他拥有一个梦想,并在这个梦想的世界里坚持不懈。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孩子的梦想呢?

    1、帮助孩子确立目标。

    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梦想可能是比较遥远、笼统的概念,只有把梦想细节化、具体化,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付诸行动。而细节化、具体化的梦想就是目标。

    2、要培育孩子必备的成功素质。

    你可以带孩子去看名山大川和海洋,因为当仰视大山时,他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当俯视大山时,他又会感到大自然的广阔;当他置身于海洋,会看到大海的波澜壮阔与变化莫测。当孩子站得很高时,就会有广阔的视野、无限的空间和开阔的思维。同时,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让他充满活力,并注重培养他的沟通能力。

    3、鼓励孩子少空谈,积极行动。

    梦想重要,而行动更重要。一张最精确的地图,也不可能将旅行者直接运送到目的地。因此,采取行动是一切知识和进步的关键步骤。

    4、教孩子学会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积极回应。凡事应该积极主动。当你积极主动时,是你让事情发生;而当你消极被动时,是事情在你身上发生。对待梦想永远要饱含积极主动的热情。

    5、给孩子灌输一定能梦想成真的信念。

    自信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树立自信其实就是一个人战胜自己心理障碍的过程。有了自信,他就会主动参与一切活动,主动跟人交往,在机遇面前比其他人善于争取。只要孩子相信梦想会成真,就会充满动力,充满自信。

    6、增强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人有无丰富的想象力,是能否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水平高低的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丰富的想象力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

    7、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担心孩子遭受打击,害怕他有挫折感。但是只有经历困难挫折之后,孩子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苦难是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它磨炼人的韧性,焕发人的潜能。因此,当孩子失败时,家长应教导他如何接受失败。因为任何参与竞争的人都必须学会面对失败,学会如何从失败中走出来并继续前进。从失败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没有失败,就等于从未尝试。